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财会经济 > 精算师

精算师考试科目有哪些,学习内容是什么

汪洋   2025-07-29 20:17:05

精算师考试分为准精算师精算师两个阶段,涵盖数学、金融、保险、精算模型及实务等核心领域,学习内容聚焦风险管理、产品定价与准备金评估等专业技能。

一、考试科目体系

准精算师阶段(8门必修)

基础科目:数学(概率统计、微积分)、金融数学(利息理论、衍生品定价)、经济学(宏观/微观)、会计与财务。

核心精算科目:精算模型(生存模型、损失分布)、寿险精算(寿险定价与评估)、非寿险精算(财产险定价)、精算管理(风险管理与合规)。

精算师阶段(分方向进阶)

寿险方向:需通过《保险法及相关法规》《保险公司财务管理》《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》,并在《健康保险》《投资学》《资产负债管理》《员工福利计划》中选修2门。

非寿险方向:需通过《非寿险精算实务》《非寿险定价》《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》,并在《投资学》《健康保险》等科目中选修1门。

附加要求:所有方向均需完成职业道德教育课程

二、学习内容详解

精算理论与模型

理论基础:概率论、数理统计、随机过程,用于构建风险评估模型(如生存模型、信度理论)。

实务应用:保险产品定价(费率计算)、准备金评估(未决赔款责任)、资产负债匹配(现金流预测)。

保险与金融实务

保险领域:寿险/非寿险产品设计(如年金、健康险)、再保险安排、理赔数据分。

金融领域:投资组合管理(资产配置)、衍生品定价(期权、期货)、公司财务分析(偿付能力评估)。

法规与风险管理

掌握《保险法》等法规框架,学习保险公司资本管理、偿付能力监管(如偿二代体系)。

风险管理工具应用:压力测试、情景分析、经济资本模型。

三、方向选择与备考建议

方向差异对比

方向核心课程职业侧重
寿险个人寿险实务、年金、员工福利计划寿险产品开发、养老金管理
非寿险非寿险定价、责任准备金评估、巨灾模型车险、财产险定价与再保险

备考策略

分阶段学习:先夯实数学与金融基础(准精阶段),再深化方向课程(精算师阶段)。

真题强化:精算模型、寿险精算等计算密集型科目需大量练习真题。

实务结合:关注行业动态(如新会计准则IFRS17对准备金的影响)。

注:部分科目(如FG系列非寿险课程)尚未开考,需以官方通知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