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科目共4门,包括《中药学专业知识(一)》《中药学专业知识(二)》《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》《药事管理与法规》,整体难度较大,通过率约25%,需系统备考。
中药学专业知识(一)
涵盖中药化学、炮制学、药剂学、鉴定学及药理学,重点考察药材鉴别、成分分析和制剂应用。此科目被公认为难度最高,需深入理解理化性质与实操原理。
中药学专业知识(二)
侧重单味药与中成药的功效、主治及配伍禁忌,内容多需记忆,是综合科目的基础,建议优先学习。
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
结合中医理论基础、诊断学及合理用药实践,强调临床案例分析能力,需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。
药事管理与法规
药学/中药学共考科目,涉及药品监管、法律体系及行业政策,内容更新频繁,需关注最新动态。
考试安排:通常每年10月举行,连续两天考完四科。首日考专一、专二,次日考法规与综合。
通过率与挑战:全国平均通过率约25%,其中《中药专一》因涵盖化学与鉴定,对零基础考生尤为困难。
政策门槛提高:2021年起报考学历最低要求调整为大专,相关专业需增加1年工作年限,考试选拔性增强。
成绩有效期:全科考生需在连续4年内通过所有科目,免试部分科目者需1年内通过应考科目。
科目学习顺序
推荐从《中药专二》起步打基础,继而是《中药综合》与《中药专一》,最后攻克《法规》,利用其时效性强的特点。
重点突破方法
专一:强化药材理化鉴别(如“水甲乙丙丁,酯醚三苯烷”极性口诀)、马兜铃酸等毒性成分检测。
专二:分类记忆高频药(如川药“川字号,金花椒”、怀药“牛山菊花怀地黄”)。
时间投入建议
零基础考生需≥600小时,在职备考可借助培训课程压缩研究时间,重点利用真题和错题本。
1.哪科最难?如何针对性复习?
《中药专一》难度最大,需分模块攻克:
化学部分:掌握生物碱(如“天仙子头戴洋金花”口诀)、黄酮类代表药材。
鉴定部分:熟记“粉葛山膝党三白天葛”等二氧化硫限量药材,结合显微鉴别图强化记忆。
2.零基础考生如何规划?
分三阶段推进:
①基础期(2个月):专二+综合,建立药物与中医理论框架;
②强化期(1.5个月):专一重点突破化学结构,法规同步跟新政策;
③冲刺期(1个月):全科模考,侧重错题与高频考点。
3.成绩有效期如何计算?
若2025年通过《专二》与《综合》,2026年需通过剩余两科;若2026年仅通过《法规》,《专一》未过,则2025年成绩失效,2027年起需重考四科。
备考资源可参考:|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