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考公务员需满足年龄、学历、政治素质等基本条件,并符合职位特定的资格要求。
国籍与年龄限制
报考者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,年龄在18至35周岁之间(部分岗位放宽至40周岁),具体年龄计算以公告月份为准。例如,2025年国考要求1989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。
现役军人、在读非应届毕业生、在职公务员等人员不得报考。
学历与专业要求
最低学历为大专,部分职位要求本科或研究生学历,需与岗位专业完全匹配。
应届毕业生需在择业期内(通常2年)未落实工作,且档案保留在原学校或人才机构;留学生需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。
政治与身心素质
需拥护宪法、品行良好,无犯罪记录及失信行为。
身体条件需通过公务员体检标准,特殊职位(如警察)还需体能测试,如男性10米×4往返跑≤13.4秒,女性≤14.4秒。
基层工作经历
中央及省级机关部分职位要求2年以上基层经历,包括县级以下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等。
基层经历计算起始时间因岗位类型而异,如国有企业工作从报到日算起,自主创业从营业执照颁发日算起。
职业资格与技能
外交部、海关等部门要求英语四级或六级425分以上;证监会部分岗位需注册会计师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。
警察类职位需通过《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》及体能测评,部分执法岗年龄上限为30周岁。
定向招录群体
约31.3%的国考职位仅限应届生报考;部分岗位定向招录“四项目人员”(如大学生村官、三支一扶)。
材料准备与资格审核
需提供学历证明、身份证、基层工作证明等;留学生需额外提交教育认证。
部分职位要求“备注栏”资格,如党员身份、户籍限制等。
报名与考试节点
线上报名后需确认资格审查结果,通过者缴费并打印准考证。
年龄、基层经历等截止时间以公告为准,如2025年国考基层经历计算截至10月。
避免报考冲突
不可报考与本人有亲属关系的公务员所在单位,或存在回避关系的职位。
资格审查未通过可改报其他岗位,逾期未缴费视为放弃。
如需了解具体岗位要求,可参考国家公务员局官网或第三方教育平台(如中公教育、华律网)发布的年度招录公告。